羽柴秀吉是什么意思(中文簡介)
豐臣秀吉(日語:とよとみ ひでよし;1537年3月17日-1598年9月18日),原名木下滕吉郎、羽柴秀吉,是日本戰國時代、安土桃山時代大名、天下人,著名政治家,繼室町幕府之后,首次以天下人的稱號統一日本的戰國三杰之一。豐臣秀吉是尾張國愛知郡中村鄉貧苦農民家庭出身,本是足輕(下級步兵),后因侍奉織田信長而崛起。本能寺之變后,在織田氏諸家臣內部斗爭中勝出,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。天正十三年(1585年)擔任關白,后擔任太政大臣,獲賜氏姓豐臣氏,后將關白職務讓與養子豐臣秀次而自稱"太閣"。建立了新的封建體制:確定士農工商的身份。獎勵新興工商業,扶植城市的發展。天正十六年(1588年)頒布刀狩令,收繳民間武器,實行兵農分離,使武士集中居住于城市。宗教方面,保護佛教寺院,壓制天主教的傳布,迫害
羽柴秀吉是什么意思(日文簡介)
?豊臣秀吉(とよとみ-ひでよし)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的內容來源于網絡搜集,由詞典網小編整理,僅供個人備考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