嗜痂成癖的意思
嗜:愛好;痂:瘡口表面的硬殼。
形容怪癖的嗜好。
嗜痂成癖的出處
《南史?劉穆之傳》:“邕性嗜食瘡痂,以為味似鰒魚。”嗜痂成癖的用法
作賓語、定語;形容怪癖的嗜好。嗜痂成癖的例子
郭沫若《新陳代謝》:“或說出一番民主的意義出來,那未免近于嗜痂成癖了。”嗜痂成癖的故事
傳說古代東莞人劉邕有吃人身上的瘡疤痂的愛好,他覺得吃起來像吃鰒魚一樣的味道。有一次他去拜訪孟靈休。孟靈休先患炙瘡,瘡痂落在床,劉邕拿來津津有味地吃起來,嚇得孟靈休立即勸阻他不要這樣。形容人愛好特殊的事物已成一種癖好。見“嗜痂之癖”條。嗜痂成癖的拼音
shì jiā chéng pǐ嗜痂成癖的注音
ㄕˋ ㄐㄧㄚ ㄔㄥˊ ㄆㄧˇ嗜痂成癖的近義詞
嗜痂之癖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的內容來源于網絡搜集,由詞典網小編整理,僅供個人備考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